9月23日,秋分时节,象征着丰收与团圆的氛围浸润着小金县沃日镇官寨村吉祥广场。以“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”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小金县苹果采摘季活动在此启幕,这场由中共小金县委、小金县人民政府主办,县科技农畜水局、沃日镇承办的盛会,不仅是当地群众与游客共庆丰收的舞台,更是小金县以苹果产业为支点,撬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缩影。
“共享农庄”: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抱团发展”的转型实践
活动前夕,沃日镇木栏村“金苹果”对口支援项目的果园里,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。这个距离小金县城18公里、紧邻土司官寨旅游景区的村庄,如今手握1200余亩苹果产业园的“致富牌”,而这一切的转变,始于2018年“共享农庄”模式的落地。
“过去村民种苹果,靠天吃饭、靠贩子收购,价格没保障,辛苦一年也赚不了多少。”木栏村村长张吉彬回忆起转型前的困境,语气中满是感慨。如今,“399元认养苹果树、闲置老房改网红民宿、手机实时看果树生长”三大举措,让果园变“庄园”:认养客户能实时追踪果树生长,体验“云种植”乐趣;闲置老房经过改造,成为游客感受乡村风情的网红民宿;村民则通过“土地入股拿保底分红+优先在农庄务工”实现稳定增收,有手艺的村民还能参与民宿改造、果园承包、农家菜经营,形成“人人有事做、户户有收入”的良性循环。
据统计,“共享农庄”模式落地以来,木栏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超2万元,这种“农业+旅游+互联网”的融合模式,不仅让苹果园成为“聚宝盆”,更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小金样本”。
“果王”背后:勤劳赋能与坚守品质的双重加持
在活动现场的果王颁奖环节,沃日镇官寨村果农黄代荣手持荣誉证书,身后格桑花随风摇曳,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。这位首次参与果王评选的农户,凭借自家种植的优质苹果,在农业专家与美食达人围绕果品色泽、糖分、口感等核心指标的严格品鉴中脱颖而出,成为本届“果王”。
作为首次参与果王评选便斩获荣誉的农户,黄代荣在接受采访时难掩激动:“秋分前后正是苹果最甜的时候,这时候拿‘果王’,比吃了蜜还开心!这是我第一次报名参加果王评选,能得到大家的认可,心里特别踏实!”他介绍,自家果园主要种植红富士、瑞雪、金冠、黄金维纳斯四个品种,每个品种都各具风味,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喜好。在销售方面,他紧跟便捷化趋势,通过微信平台实现产地直销,新鲜采摘的苹果可直接发往全国各地,既保障了果实新鲜度,也让顾客享受到实惠价格。如今,他凭借苹果种植已实现年收入约二十万元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当被问及种植优质苹果的“秘笈”时,黄代荣笑着分享:“其实没有复杂技巧,想种出好苹果,施肥是关键!我一直坚持用农家肥,虽然比化肥费功夫,但种出来的苹果口感更纯正,吃着也放心,这才是留住老顾客的根本。”
活动之外:以节为媒,激活乡村振兴“全链条”
这场丰收节,远不止是一场热闹的庆典。在主舞台环节之外,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区、苹果推介及先进典型表彰等活动,正悄然激活乡村振兴的“全链条”。
在苹果品鉴区,游客们争相品尝红富士、金冠等品种的苹果及苹果干,酸甜的口感赢得一致好评;村集区域内,凉粉、凉面等乡村美食香气扑鼻,松茸、苹果等农特产品琳琅满目;乡村田园果径跑步比赛、拔河比赛、两人三足运苹果接力赛等趣味活动,不仅让参与者在运动中感受丰收乐趣,更拉近了城乡居民的距离。
此外,活动对群众工作石榴籽“四好家庭”等先进典型的表彰,不仅传递了榜样力量,更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。“看到身边人因为勤劳和智慧获得荣誉,我也更有干劲了,明年我也要争取种出优质苹果,参与果王评选!”官寨村村民李大姐的话语,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。
从“共享农庄”的集体转型,到“果王”的品质坚守,再到丰收节激活的全链条发展,小金县正以苹果产业为纽带,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将农民的“丰收喜悦”转化为“致富动能”。这场秋分时节的丰收盛会,不仅展示了小金县农业发展的丰硕成果,更勾勒出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。未来,随着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持续落地,小金县必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稳、更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