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 “第十二届开源操作系统年度技术会议”在北京举行,全志科技受邀参会。会上,全志进行了题为《多核异构SoC在行业应用中软件方案的思考与实践》的分享。分享从市场和技术洞察、方案设计创新、场景化应用落地三个维度展开系统性分享,全面展现了全志科技在异构计算领域的技术积累与行业洞察。
多核场景,分工合作
面向AI大模型部署、大数据实时处理等场景带来的复合算力需求,多核化、专用化、低功耗的多核异构SoC已成为多模态复杂场景下的高效处理方案。全志科技通过集成CPU、GPU、NPU、DSP等不同架构的处理核心,可以在适应不同场景功能需求的同时,提升整体计算能力,结合软件系统带来的异构基础功能拓展衍生,构建起"分工协作"的高效计算体系,以支持更多样化的应用。
多核异构 SoC 的硬件设计目的是构建 "通用 + 专用" 的混合计算体系,其核心在于通过多样化处理核心的协同架构实现算力的精准分配。在多核架构层面,系统会集成多类不同应用的核心,通用核承担复杂逻辑控制与通用计算任务,专用核针对特定领域优化,如:AI专用核专注多模态场景下的信息处理算法加速,效能专用核则负责低功耗场景的轻量级处理等。这种IP核高密度集成的核心布局,使得SoC能够在高性能计算与能效优化之间找到平衡,形成高效计算集群。
异构通信,软硬协同
异构通信是多核协同的神经中枢,其核心机制包括总线接口标准化与数据同步优化。全志科技通过基于rpmsg远程消息传递、virtio虚拟化共享内存、支持多种硬件传输的mailbox等多种创新的核间通信手段,实现了不同核心对硬件资源的安全共享,避免了任务冲突,确保了实时任务与非实时任务的并行处理,使得核间数据传输效率得到显著提升。通过硬件资源的动态划分和管理,灵活适配复杂场景的混合部署需求,结合中断管理技术通过分组合并与优先级动态控制,将关键任务的响应时间压缩至微秒级别,满足工业控制、智能驾驶、AIoT等场景对实时性的要求。
场景落地,实践出真知
目前,全志科技的多核异构方案已经在大量产品场景中实际应用。
在智能工业控制场景中,CPU作为高性能中枢,承担 SLAM 算法运算、复杂场景识别以及语音交互逻辑处理,而协处理器则专注于实时控制任务,通过硬件定时器与专用中断通道实现对电机、传感器的微秒级响应,满足IEC60730安全标准对嵌入式控制的可靠性要求;
在智能车载场景中,通过硬件虚拟化技术接管CPU、GPU、协处理器等硬件资源,让仪表盘、中控娱乐系统和倒车影响系统分别成为一个独立的分区,可以同时保证仪表盘的实时显示、中控屏的音视频资源高效渲染和倒车影响的快速响应等功能;
在消费电子产品中,通过协处理器在主核上电前预加载引导程序,异步解压系统镜像,同时延迟加载驱动至CPU启动后执行,使开机动时间相较传统方案显著提升,搭配低功耗控制、AI ISP视觉引擎,可将快启差异化类法案部署在低功耗IPC、扫读笔、智能门铃、AI眼镜等产品中。
全志科技多核异构SoC通过分工协作释放性能潜力,结合虚拟化、高效通信和资源管理技术,已在智慧汽车、智慧工业、消费电子等领域实现产品方案智能化创新。未来,全志科技会进一步推动AI驱动软硬协同创新,深化硬件、软件、生态多方位布局,通过标准化接口与工具链降低开发门槛,解决调度复杂度与生态碎片化问题,推动多核异构技术从高端领域向更广阔领域渗透,赋能千行百业。